News

本报讯 (记者田鹏)截至7月17日,沪市主板共有698家公司预告2025年上半年业绩,其中287家“报喜”。上述287家公司中,192家公司盈利较上年同期增长(以下简称“预增”),95家扭亏,主要集中在基础化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电子、电力设备等实体行业。而预增公司中,101家预告增幅水平在100%以上,占预增公司整体比例52.6%。
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表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性指标之一,截至今年6月,已经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初具规模的高价值发明专利资源,既是我国创新实力持续提升的直接体现,也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信用债高效配置工具再“上新”。7月17日,易方达基金、鹏华基金等基金公司旗下的首批科创债ETF正式登陆资本市场,上市交易的信用债ETF增至21只。此外,《证券日报》记者从机构处获悉,易方达基金等部分基金公司已向中国结算提交了旗下科创债ETF纳入回购质押库的申请。
7月份以来,已有多只科技主题基金提前结束募集,认购热情持续升温。从科创板ETF到人工智能主题产品,资金正以超预期速度布局科技赛道。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市场对成长型资产的偏好升温,更揭示出在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共振下,科技创新板块正成为中长期资金配置的核心方向。
集邦咨询在分析报告中称,周内各规格硅片报价全线大幅上调,硅片环节早前严重亏损,供需关系逆转后,涨幅领先。在供需关系夯实基础上,后续涨幅取决于下游成本传导的程度。
证券日报网讯 7月17日晚间,丰乐种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2025年8月4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本次股东大会将审议《关于拟变更公司名称、证券简称及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
险企对资本补充的需求持续处于高位。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截至7月17日,险企合计“补血”规模已超740亿元(部分境外发行债券规模按发稿日汇率换算,下同)。受访专家表示,未来,随着保险保障需求的持续释放,预计险企对资本的需求整体将保持增长态势,补充资本的方式将更加多元化和市场化。
7月16日晚,浙江物产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产环能”)公告显示,拟以自筹资金14.57亿元受让美欣达欣旺能源有限公司持有的湖州南太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太湖科技”)100%股权。此次收购旨在提升公司在热电联产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并实现经营效能与规模体量的协同跃升,从而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
7月16日,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当前正在对香港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进行研究论证等工作。今年以来,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续升温。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17日,年内已有10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当前,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即“A+H”公司)已有160家。
证券日报网讯 7月17日晚间,中科信息发布公告称,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补选第四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