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今年,世界各地举行了不同的科普活动、讨论,以庆祝“国际量子科学技术年”。 关于量子力学的开始,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要从1900 ...
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于1901年12月5日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维尔茨堡(Würzburg)。他的父亲是一位大学希腊语文学教授,自小家庭氛围浓厚,既有古典教育的熏陶,又有哲学与逻辑的启发。
玻恩的文章和海森堡的文章的杂志收稿日期相同,为1924年6月13日。 文章的投稿时间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差别,因为玻恩本人是主编而海森堡是他的助手。
海森堡和古德斯米特的论战,一个强调了战时德国客观条件的限制,另一个强调了德国专家主观的无能,但回过头看,德国最终没有研制成功原子弹 ...
3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国家实验室、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组成的研究团队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上发表题为“Toward Heisenberg Limit without Critical Slowing Down via Quantum Reinforcement ...
“超海森堡极限”与海森堡极限的 量子精密测量可同时实现 2021年02月25日 02:38 科技日报 新浪财经APP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
旋转场中的强度B和频率w测量精度增长阶数分别为k=1和2,同时达到“超海森堡极限”和海森堡极限。
怜爱与批判——读《超越不确定性——海森堡传》有感|初中组一等奖 ...
旋转场中的强度B和频率w测量精度增长阶数分别为k=1和2,同时达到“超海森堡极限”和海森堡极限 ...
新挖掘出的史料显示,海森堡其实并没有这个意图。 1941年,正当希特勒趾高气昂、四处侵略之时,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到丹麦做了一次“文化”之旅。
一个温知识: 联合国宣布,今年是 “量子科学与技术之年”。 因为整100年前的1925年,正是以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发表一篇名为《运动学和力学关系 ...
为了攻克这些难题,来自多个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踏上了探索之旅。在这场科研征程中,他们成功合成了由氮掺杂的氮杂六苯并蔻(N 2 HBC)分子组成的自旋 - 1/2 海森堡链(Heisenberg chain),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为碳基纳米结构的自旋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